协同办公

福建建工集团聚焦提升 “五项效能”,推动主题教育圆满收官

2023-09-05

分享到:

http://www.fjjg.com.cn    2023-09-05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福建建工集团党委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和目标任务,切实把主题教育同深入实施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结合起来,同集团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聚焦提升“组织效能、思维效能、破题效能、行动效能、整改效能”,推动主题教育圆满收官。


在多方联动中提升组织效能

集团党委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国资委党委工作要求,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构建常态长效机制,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

“全方位”组织领导。第一时间成立集团党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党委书记亲任组长、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党委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亲自把关分管领域主题教育推进情况,充分发挥表率作用。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内设机构,实行专班制,抽调专人专项负责,先后组织召开主题教育工作会议21场,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立体式”宣传矩阵。集团设立30块电子显示宣传屏、悬挂100余幅标语、粘贴291张宣传展板,打造主题教育“立体式”宣传,拉满学习氛围。集团及司属开设主题教育专栏,大力宣传主题教育进展成效和创新做法,发布文章共计650余篇,其中特色做法被八闽国资推送15篇、国务院国资委推送2篇,其他各级媒体刊发报道55篇次。

“长效化”机制建设。集团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结合本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的成功经验,在推动主题教育成果常态长效上做足文章。


在深学细悟中提升思维效能

集团创新构建理论学习“四学”机制,持续提升党员干部思维效能,扎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心见行、善思善用。

搭建阵地热度“出圈”。集团正式启用展现党的辉煌成就和集团“四梁八柱”党建特色的党员政治生活馆,并在国资企业、周边社区范围内热度“出圈”,引起热烈反响。挂牌党校、人才培训中心成立,搭建有声图书馆、车间学习“红色驿站”,更新汇编《党员干部常用党内法规选编》,构建全新的“两墙三廊一室一站”党建宣传文化新阵地,全力打造党员干部职工“精神家园”“红色熔炉”。

追根溯源知行合一。集团公司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前往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召开地委学习中心组读书班的地方——屏南仙山牧场、党风廉政教育馆、“3820战略工程”成就馆开展读书班,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实践伟力。各级基层党组织前往省国资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林祥谦文化站,集团挂牌的长汀、寿宁下党党性基地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学习,不断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主题教育期间,集团系统内开展理论集中学习764场,组织读书班54期,讲授专题党课132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00余场,累计参加1.4万余人次,自上而下掀起理论学习大热潮。


在成果转化中提升破题效能

坚持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聚焦“三位一体”调研体系,直面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科学谋划调研课题,集团系统内精选99项调研课题,深入基层一线调研337次,形成调研报告101篇,梳理发现问题261条。

针对调研发现“数字化应用融合不够紧密”问题,持续迭代升级各数字化应用,通过BIM正向设计、智慧工地等数字化应用产品的集成创新,打造规模化数字创新联合体。目前,“智慧工地”可研报告通过专家评审会,科研项目立项已批复,进入推进实施阶段;集团《数字化转型2025行动计划》已着手编制。

针对调研发现“风险管控的体系建设向基层延伸不够”问题,印发《关于举办2023年度合规与诉讼管理培训的通知》,组织合规与诉讼管理培训,加速提升审核把关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针对调研发现“新领域市场拓展竞争优势不足”问题,积极与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港口泊位工程、高速公路改扩建等领域市场为合作契机,在泉州、厦门、漳州等重点经营区域,共同谋划新领域项目的合作发展。


在以学促干中提升行动效能

牢牢把握“以学促干”的具体要求,将主题教育同深入实施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及集团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夯实发展成果、提升综合竞争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在推动发展中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市场开拓力度持续加大,夯实企业发展压舱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集团中标总金额超156亿元;房地产板块完成投资额26.18亿元,完成竣工面积3.96万㎡,完成销售资金回笼32.53亿元。投资开发运营方面完成投资39.25亿元,同比增长9.3%。绿色建材市场逐步打开,实现销售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241.18%,集团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  

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今年以来,集团获知识产权授权52项,制定标准6项,获2021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科技转化二等奖2项,免模免撑技术获2022年工程建设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技术一等奖,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实管理强化服务保障,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工程创优融入质量过程管控,获省级优质专业工程奖7项,市级优质工程奖18项。工资总额管理有力有效,被省国资委选为全省国资系统备案制改革首批2家试点企业之一。坚持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创新开展培训134场,约1.5万人次受训,实现人才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整改效能

坚持把“改”字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在建立整改整治问题清单的基础上,围绕建立“四项机制”,切实在检视问题、解决问题中推动工作改进提升。

建立整改推进机制。通过“上级点、自己找、群众提”等方式,全集团系统内梳理问题33个,制定120项整改措施,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时限、牵头负责人及责任部门,实行动态更新管理,并将整改完成情况在集团内部进行通报。同时,整理专题民主生活会提出的新问题,细化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抓好问题整改以确保民主生活会取得实效。

建立对账销号机制。形成销号整改闭环并及时完成整治工作情况上报,截至目前,集团系统内已完成28个检视问题的整改,其他问题正按序时推进。

建立“回头看”机制。逐条对照“回头看”要求,对问题清单逐条过筛,对上报的清单持续梳理,对已经销号的问题查漏补缺、固强补弱,夯实成效。

建立长效保障机制。重视从制度机制层面查找问题原因,从制度层面推动问题解决,集团系统内制定、修订主题教育相关制度74项,防止反复性问题出现反弹。